已建立規律月經的婦女,40歲以前,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現持續性閉經和性器官萎縮,通過內分泌檢查卵巢功能衰竭,就可以診斷為卵巢功能早衰。據有關資料表明,目前卵巢功能早衰有低齡化趨勢,且發病率越來越高。卵巢早衰的確切病因不明,一般認為,其發病原因可由先天性濾泡過少或性染色體異常所致,如決定性腺分化的X染色體上基因異常而影響性腺發育。60年代后發現部分卵巢早衰病人中合并有自身免疫病,如愛迪森氏病、Hashimoto甲狀腺炎或類風濕病等,其卵巢切片中顯示淋巴細胞浸潤,周圍血或卵巢組織內找到抗卵巢組織、抗內卵泡膜細胞,抗顆粒細胞、抗卵泡刺激素受體等抗體,因而提出本病30%--50%為自身免疫病——自身卵巢組織的免疫性卵巢炎。
一般治療 治療方面,人們常常認為補充雌激素是比較好的方法,其實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問題。首先,補充雌激素不能治本,只能是改善癥狀,并非改善卵巢的功能;其次,長期大量補充雌激素,不僅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副作用,同時還使卵巢處于“依賴”狀態,當藥物停止之后,自身缺乏雌激素的狀況可能會更差,甚至有導致卵巢功能更差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