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間盤突出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骨骼疾病,腰腿痛是其典型癥狀,一直放任不管,不僅承受著疼痛而且也會致殘。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,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分為內因、勞損和外因。肝腎虧虛是其內因,包括先天性不足、飲食不節和肝腎陰虛等;勞損包括長時間做重體力勞動、外傷所造成的筋骨受損,誘發氣滯血瘀,從而引起腰椎間盤突出;外因是風寒濕邪入侵,那如何通過中醫來調養呢。
如何通過中醫調養腰椎間盤突出?
1、調節飲食活動
遵循大自然規律,調節飲食和活動,治療所用的藥物盡量用自然之物。
2、藥物和手法并重
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,以松筋解凝,配合循經點穴和牽引復位來調理,也就是直腿抬高的方法,搭配通督活血湯。
3、筋骨并重
揉按、拔伸和轉搖,同時搭配屈伸和牽抖的方式,能解除痙攣和粘連,促使軟組織功能恢復。除了腰椎間盤突出癥使用此方法外,關節炎和頸椎病、骶髂關節半脫位以及肩周炎等也可以通過此手段來調理,效果比較顯著。
4、生理和心理并重
中醫認為,治療疾病先調心,積極調整情志利于疾病康復。首先應正確看待疾病,家人和護理人員給予足夠的理解、支持、耐心,改變其認知和信念以及行為,從而解除心理上的負擔。
5、四診和影像學結合
多數骨科疾病的檢查治療結果跟臨床體征并不是完全相同,醫生通過視診和觸診等體格檢查診斷,看看到底是哪節出現了腰椎間盤突出癥,結合現代影像學檢查來明確診斷。
6、中西醫結合
中醫和西醫都有各自的優點,兩者相結合能起到互補效果,有利于治療疾病。
溫馨提示
除了通過中醫治療外,還需做好生活調理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腰部和腿部受涼,不可過度勞累。端正好站姿或坐姿,脊柱不正會使得椎間盤受力不均勻,誘發或加重椎間盤突出,因此坐著或站著時應抬頭挺胸收腹。不能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,適當做腰背部活動和原地活動,能緩解腰背部肌肉疲勞感。鍛煉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能太大,特別是腰椎間盤突出患者,以免讓病情進一步惡化。掌握正確搬重物的方式,先下蹲拿到重物,再緩慢利用腿部力量站起來,避免讓腰部用力。